news center新闻中心
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详情
分享新闻到:

徐延峰:"骨灰网商"与阿里巴巴的十年情谊

互诺科技:2009-08-20 08:44     阅读数:       标签:

在使用电子商务的过程中,有一件事情使徐延峰一直无法忘记。

2002年12月21日,一位巴基斯坦客人Vinod通过阿里巴巴网站向徐延峰发出询盘,希望能购买自己所需要的雪糕机,并表示自己将会在圣诞节后亲自来中国寻找工厂。

12月28日下午,准备去接机的徐延峰接到Vinod的电话后得知,Vinod乘坐的飞机晚点,不知道具体到达时间。由于Vinod在中国没有手机,徐延峰随后与他失去了联系。随后,徐延峰不断地给航空公司打电话咨询,最终得知Vinod凌晨2点多可以到达大连机场。

凌晨2点,徐延峰冒着寒风赶到大连机场。2点10分,从出口涌出了第一批客人,其中一位皮肤黝黑、40岁左右的中东男子不急着向行李区走去,却径直向出口走来,并四处张望。这就是徐延峰要等的巴基斯坦买家Vinod。最后,Vinod再考察了很多家工厂后最终选择迈克集团作为合作伙伴。从2003年到现在,Vinod每年都保持着几十万美元的订单。

从2003年开始,阿里巴巴也开始了质的飞跃,用户数超过445万。“非典”隔离期间,员工众志成城,坚持为客户服务,阿里巴巴实现每天收入100万元,电子商务的时代就此来临。

到2005年,迈克集团通过阿里巴巴平台达成的外贸呈直线上升之势;而在这一年,阿里巴巴的员工数突破2500人,像迈克集团一样,用户超过1270万。2005年的8月,快速成长的阿里巴巴收购了中国雅虎,迈克集团也通过兼并不断壮大。等到2006年时,阿里巴巴(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B2B)成立,不断推进的国际化进程,使得阿里巴巴在北美、欧洲、亚洲等新兴市场的投入和拓展力度不断增强。

十年磨一剑,

从贸易商到服务商

徐延峰一直很庆幸自己的公司在十年前对电子商务的选择。迈克集团每年近2.5亿美元的出口额,其中通过电子商务得到的有近1000万美元,并且在经济寒冬的2008年还保持了900多万美元的出口。

而迈克的成长也正好反映了电子商务的大环境。2008年7月份,阿里巴巴成为全世界第一个喊出“经济冬天就要到来”的公司,继而推出“乌云”、“狂风”、“春雷”等援冬计划,帮助全国小企业过冬。

据徐延峰分析,“辽宁迈克找到新渠道之后,才能在大量淘沙的时代立足市场”。而迈克集团所拥有的渠道正是多年积攒下来的传统渠道与网络渠道。

“尽管全球经济于2009年第一季度减弱,中国的出口额亦有小幅下跌。”阿里巴巴CEO卫哲分析说,“我们的营业收入与付费会员增长显示出,阿里巴巴在世界各地中小企业最艰难的时候为他们提供了价廉但有效的全球贸易解决方案”。

迈克集团是贸易公司,怎样才能比工厂更具优势呢?徐延峰为企业找到了贸易环节上的特殊价值——服务商。在信息日益透明的时代,贸易公司除了给采购商找货源信息之外,还担任了服务商的角色。他认为,尽管越来越多的生产企业开始直接做外贸,但是与他们相比,外贸公司仍然拥有着独特的优势。

“采购商可以直接找到工厂,用100万元买下产品,也可以到辽宁迈克用105万元买下同样的产品。辽宁迈克多出的5万元体现在服务上,比如保修、零配件搭配销售、给采购商提供咨询服务等。”徐延峰分析重视服务的采购商并没有绕开辽宁迈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