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center新闻中心
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详情
分享新闻到:

病毒新克星研发成功 “电子蚂蚁”倾巢而出

互诺科技:2009-09-29 16:07     阅读数:       标签:

9月29日消息,计算机病毒层出不穷、变化多端,令计算机使用者头痛不已。从蚁群得到启发,美国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电子蚂蚁”网络安全软件,其原理到性能有别于传统病毒软件。

研究人员利用“群智能”原理研发出这款新型软件。所谓“群智能”指的是一系列运算法则的集合。在自然界中,蚂蚁是“群智能”的典型范例。

据英国《每日电讯报》援引美国韦克福雷斯特大学计算机科学家艾林·富尔普的话说,当一个蚁群遭遇外来入侵时蚂蚁会倾巢而出,迅速组织防御;而当外敌被击败后,它们又恢复到正常状态,继续各司其职。

这种新型网络安全软件的工作原理与蚁群类似。软件启动时,多达3000个线程同时运行,就像一大群蚂蚁一样游走在网络之间。当任何一个线程发现病毒踪迹时,会发送“求救”信号,其它线程会迅速支持,共同将病毒抵御在用户计算机之外。

传统的“防火墙”等网络安全软件属于静态防御软件,只能对目前能够识别的病毒和网络威胁起作用。一旦病毒制造者将病毒变异,这些防御措施就难以奏效,必须通过在线升级和打“补丁”来适应新情况。

使用杀毒软件和防火墙的人对这种在线升级一定不陌生。升级程序可能占用大量系统资源,影响用户正常使用。而且随着“补丁”越打越多,杀毒软件扫描系统时间也会越来越长,计算机反应则越来越慢。

与传统杀毒软件和防火墙不同,“电子蚂蚁”软件会主动在网络中寻找安全隐患,如“蠕虫”病毒等。通过“群智能”处理,“电子蚂蚁”能够适应病毒不断变异,以不变应万变地解决网络安全问题。

这套效仿蚂蚁行为建立“电子蚂蚁”系统的想法由美国能源部下属的太平洋西北国家实验室研究员格伦‧弗林克提出。今年夏季他邀请富尔普和韦克福雷斯特大学2名研究生共同研发这套系统。

在实验中,富尔普在一个由64台电脑组成的网络中植入一个病毒程序,“电子蚂蚁”成功将病毒找出。

随着新学年开始,太平洋西北国家实验室计划继续扩展这一项目。参与研发的2名研究生则计划把研究成果写进自己的硕士论文。

富尔普说,这种新型安全系统尤其适用于包含多台相同机型计算机的大型网络,如政府机构、大型企业和大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