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委员会前天公布了英特尔违背反垄断法的电子邮件证据
继今年5月开出高达10.6亿欧元的“天价罚单”后,欧盟委员会本月21日正式公布了对英特尔的处罚决定及其详细违法证据。
欧盟委员会当天重申,欧盟反垄断部门经过调查认定,英特尔公司在2002年到2007年间,通过给戴尔、惠普等电脑生产商与零售商提供回扣等手段打压主要竞争对手超威半导体公司(以下简称“AMD公司”)。欧盟委员会公布的相关证据包括戴尔、惠普和NEC等电脑制造公司职工所写电子邮件的部分内容。
英特尔这样的“操作”手法有没有在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市场里使用过?昨天,英特尔中国不愿对此置评,但强调上述消息并不会影响在华业务。欧盟委员会:
六大电脑销售商均卷入
在欧盟委员会发布的《反垄断:欧盟委员会公布关于英特尔公司滥用其统治地位的决定》备忘录中,包含了英特尔公司涉嫌违法的细节性邮件和其他记录。有条件回扣、直接限制和保密协议构成了英特尔方面的三大不正当竞争手段。此外,备忘录还公布了目前和此案有关联的电脑制造商和销售商:惠普、戴尔、联想、NEC、宏基以及欧洲最大的电脑零售商MediaSaturnHolding(以下简称“MSH公司”)均榜上有名。
记者从备忘录中看到,从2002年到2006年,英特尔公司分别给数家合作伙伴以商业回扣,前提是这些公司只销售或绝大部分销售英特尔的产品。如果被英特尔公司发现使用最大竞争对手AMD公司的产品,商业合作伙伴不但没有回扣,而且会受到长期报复。在备忘录中,不止一名合作伙伴的负责人都指出了这一点。
分析人士指出,欧盟这一罕见做法的目的在于夯实其向英特尔开出天价罚单的基础。欧盟委员会发言人乔纳森·托德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随着这个决定的发布,公众能够亲眼看到欧盟做出裁定依据的事实,以及英特尔是如何违反法律的。内部邮件:
英特尔“威胁”手段曝光
在整个备忘录中,最引入注目的是四家电脑制造商的内部邮件。
戴尔公司某负责人表示,如果戴尔改用AMD公司的产品,那么英特尔公司将采取长期的报复手段,其激烈程度会给戴尔的生产经营带来严重后果。戴尔另一名负责人在公司内部的电子邮件中也提到,如果公司采用AMD公司的CPU,英特尔公司将与戴尔展开“全面战争”。
惠普公司一名负责人在2004年9月的电子邮件中写道:“我们不能直接销售AMD公司的产品,如果被英特尔公司抓住,那么协议中所约定的回扣就没有了。这样做风险太高。”
另一家公司负责人2006年6月的电子邮件称,下个季度公司能拿到多少回扣,关键看是否上市AMD公司产品。这位负责人还写道:“基于协定,英特尔公司禁止我们推出AMD公司的产品。”
此外,备忘录中也提道,在英特尔与MSH公司签订的协议中,有条款规定此协议是非垄断性的,但依据事实情况,英特尔公司打破了非垄断的协定。MSH公司称,英特尔公司的代表指出“非垄断”的条款更改是为了适应英特尔法务部的要求,但在实际操作中,MSH公司还是和以前一样,只能销售英特尔的产品。英特尔中国:
中国业务不会受影响
昨天,AMD中国公司发来了总公司法律、企业和公共事务执行副总裁托马斯·麦考伊的官方声明,称这一进展向消费者提供更多的市场选择权方向迈进了一步。
英特尔中国方面则向晨报表示,这一消息并不会影响英特尔中国业务的展开,因为这只是对今年5月发布消息的重申,相信英特尔中国业务会继续良性展开。针对英特尔中国公司是否有类似手段的问题,相关人士不愿置评。
随后,记者与备忘录提到的一些商家中国方面取得了联系,但包括戴尔中国在内的知名电脑制造商都表示,欧盟的处罚只针对欧洲业务,因此不便置评。[各方反应]
英特尔公司在2002年到2007年间,通过给戴尔、惠普等电脑生产商与零售商提供回扣等手段打压主要竞争对手超威半导体公司,试图将其挤出计算机芯片市场。这种打压竞争对手的非法销售手段伤害消费者、削弱竞争、妨碍创新,并违背了欧盟的相关法律法规。
——欧盟委员会
这一决定是 “错误的”。目前,英特尔公司已就此决定提起上诉。 ——英特尔公司首席执行官欧德宁
这是英特尔第一次不得不直面可公开获得的关于其违法行为的事实,而这决不会是最后一次。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和纽约州司法部长的持续调查以及AMD针对英特尔的民事诉讼,都将进一步清晰地证明英特尔的违法行为——这向消费者提供更多的市场选择权方向迈进了一步。——AMD公司
广州市越秀区沿江中路313号康富来国际大厦1203-1205室
深圳市福田区深南大道6007号安徽大厦创展中心18楼14-17室
上海市长宁区延安西路895号申亚金融广场18楼D2-10
佛山市禅城区季华五路万科金融中心3313室
Copyright © 2003-
互诺科技, All Rights Reserved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282号 粤ICP备090193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