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topic网站专题
首页
>
网站专题
>
专题详情
分享新闻到:

为什么说腾讯应用宝错过了最佳时机又无法应对未来难题?

互诺科技:2014-01-20 00:00     阅读数:       标签:

 

 

        1月16日,腾讯召开了旗下“应用宝”品牌的升级大会。最近的腾讯在应用分发上也动作频频,这一次腾讯将此前混乱的应用分发平台统一到应用宝上。其实,腾讯在应用分发上一直没有取得该有的成绩。曾经,它希望通过收购杭州魔乐完成PC端应用分发和手机管理的布局,可惜名字却叫做“腾讯手机管家PC版”,与手机端的应用宝完全两张皮。

2013年底,悄悄地将“腾讯手机管家PC版”更名为应用宝,与手机端应用宝实现统一,这迟来的统一却错过了抢占应用分发入口的最佳时机。截至2013年底,安卓手机应用总数超过了100万,这意味着安卓应用增量暴涨进入瓶颈期,同时也意味着应用分发市场会趋于稳定。

 

据易观智库发布了《2013年第3季度中国移动应用分发市场监测报告》显示,百度系分发平台(百度+91助手+手机搜索)以40.6%的市场份额高居榜首,遥遥领先360手机助手、豌豆荚等其他分发平台。

与此同时,手机应用市场出现严重的“头重脚轻”难题。与App Store一样,在安卓市场中,大量长尾应用无人问津,有数据显示,在应用商店里,99.9%的中长尾应用下载量仅仅占到总下载量的30%,大量长尾应用无人问津。

目前,各家电子市场都可有效解决“头部”大热门应用下载问题,但“头部”热门应用的开发者一般为具有实力的大公司,而长尾应用则多为中小创业者,这些创业者中很多都有很好的创新精神,是应用市场的新生力量和新鲜血液,所以如何帮助他们接触到用户更加至关重要。

此外,还有大量的传统企业需要接入移动互联网,他们单单依靠开发Native App是否能最有效的触达自己的用户?

以上这些难题,都是横亘在应用市场分发模式上的大坎,而腾讯却在这个已经趋于稳定且增长潜力不大的应用市场上姗姗来迟,所以对整体格局,以及创业者来说影响并不大。那么,百度、腾讯、阿里这几大互联网公司谁有能力解决应用市场出现的这些新问题?

应用分发难道只能走应用市场的模式么?传统的基于关键字的即搜即得模式,难道无法实现么?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轻应用”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而且让已经完全成熟的搜索变现模式得以在移动应用市场推行,这也让长尾应用焕发青春。如同海量站长可以在激烈竞争的互联网市场存活一样,通过搜索引擎可以让长尾应用直接被用户精准找到,是搜索引擎带来的长尾流量。

而目前涉足该领域的只有百度一家,为何百度有能力做“轻应用”?一方面,百度在搜索市场的技术优势和品牌优势,这方面无论是腾讯、360都不具备;另一方面,百度在轻应用上的提前布局。在技术方面,百度在传感器、LBS、媒体云、云推送、云存储等方面的各种技术能力将无限度对开发者开放,而Web App层Clouda、Appbuilder、Sitapp三大技术也将帮助开发者快速生成“轻应用”。

目前,宝洁等公司已经接入合作,据说还有不少奢侈品牌、餐饮类海底捞等都在谈合作。目前,百度已经拥有超过100万开发者,通过百度+91无线实现头部热门应用的分发,通过“轻应用”服务长尾应用,为大量创业者提供了获取用户的机会。轻应用也让商家轻松接入移动互联网,而且此前依靠百度搜索获得用户的模式没有改变,企业们也轻车熟路。

为了完善生态闭环,通过“移动应用联盟”的方式,为移动应用提供移动互联网流量变现专业服务,帮助开发者挖掘流量的推广价值,将支付工具——百付宝加入其中让开发者和商家都可以变现,从而完成百度移动应用生态系统的闭环。

很多人认为,移动社交是巨头建立围墙和壁垒的最有效办法,围墙外的公司可能会失去优势。其实,在我看来,移动社交是构建围墙的方式,而搜索同样是构建一个更无约束,更大范围围墙的方式,移动社交还可能是移动搜索的子集,当然这个看法只是个人之见。至少在移动应用市场上,具有移动搜索实力和强大技术后盾的百度,补上支付闭环后所构建的生态系统的确优势明显。